第1983章 考教,井田与义仓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府道的确能赚银子,但绝对不可能覆盖这二十五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除了这个外,还有提出的工匠工钱、年终分红、计件与阶段奖励、借款、安排家眷等等多种有利于工匠们的措施。

    身为户部官员,不少都是从各省清吏司调回来的,见过太多商人们的贪婪。

    可这个广德泰提出的种种措施让众官员产生了恍惚之色,一致怀疑以前见过的商人是不是假的?

    这些措施不说商人们全部照搬了,哪怕是只照做其中一项,那就是整个大明百姓之福了。

    除了这个之外,还有最后的一个设想,那就是集合全县或者镇百姓之力,合力成立一个商号。

    广德泰这个商号负责运输和销售,事后抽取其中三成净利润,其余七成由全镇百姓按劳分配。

    如果真能成功,那么这个镇的百姓都将是富裕之人,成为大明最为富有的镇子,且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“看也看,都说说最后一项的想法吧!”

    曾献扫了震惊的众人一眼:“刚刚我们说这个想法与西周井田、隋唐义仓和合会、大明的族田等类似,诸位说说这几项的利弊吧!刚好四项,一个司说一个,谁先来?”

    四司的郎中和员外郎很是无语,原来在这里等着他们呢。

    相互看了看后,户部司郎中马烨上前一步:“那我们户部司说说井田制吧,

    西周时期,井田归周王所有,分配给庶民使用,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,还要交一定的贡赋,于是领土们就强迫百姓们集体耕种井田。

    大致上将一块井田分为九小块,周边八块为私田,最中间的则是公田,八家共耕公田,产出归贵族,私田自用。

    优点是公田优先耕作,保障贵族税收,私田激励农户,维护了周王室的权威,但这只是有利于王室。

    但集体劳役缺乏积极性,很多都是偷奸耍滑,久而久之,私田的百姓就从自己的收成拿出部分作为公田收入,公田就荒废了。

    《诗经·齐风·甫田》叹‘无田甫田,维莠骄骄’,实质上就是奴隶经济。

    到了春秋时期,管仲相地而衰征,废除井田制,按土地好坏征税,推动了齐国的崛起。”

    “尚书大人,我们度支司说谁义仓吧,义仓是隋唐时期兴起,开皇五年,工部尚书长孙平奏请建立社仓,以备水旱凶饥出仓赈给,

    然后又下令让各地百姓、军士,功课里社,共立义仓。社仓由朝廷掌控,义仓由当地人管理。
    第(2/3)页